翠亨村孫中山故居紀念館
  
  翠亨村老村民楊帝俊在祖先畫像前
  文/羊城晚報記者 褚韻
  圖/羊城晚報記者 周巍
  故事·人文
  東望珠江口,西靠五桂山,一個原本十分普通的小山村,卻因為誕生了世紀偉人孫中山而家喻戶曉。這裡,就是中國近代民主主義革命的開拓者,“起共和而終兩千年帝制”的孫中山出生地所在——廣東省中山市南朗鎮翠亨村。
  偉人的身影,在時代的滾滾洪流中,成為一種揮之不去的記憶;古村的生活,在歲月的悠悠流逝里,化成一種古老而綿長的韻味。歷史的種種波瀾壯闊,起源在這樣一個低調而親和的鄉村,再次回眸,形成鮮明而奇妙的滋味,讓人久久流連。
  在這裡,有人選擇沉默地守護,有人寧願大膽地出走,也有人平靜地歸來。鄉村生活的平常趣味,難免生出些許寂寥的惆悵。中國傳統農耕文化帶來故土難離的情意,是魂牽夢縈的真切,卻也是一種難以明說的束縛和壓抑,但或許正是這一種複雜的內心,在這片土地上,永遠醞釀著新的未來與變化。
  壹 87處老宅只住著七戶人家
  通過高高的牌坊門廊走進翠亨村,很容易讓人油然而生一種“時光穿越”的感覺。低矮得只有半人高的老圍牆,古舊卻滿是磚雕、木雕的各家老屋,隱隱泛出潤色的青磚,“井”字形排列、有序不亂的縱橫街道......在南粵山村炎熱的夏季,這裡不會有雨水打在空調機上機械的震鳴,卻可以耳聞每一滴水珠在天井特別設置的排水平臺敲出的樂章。一棟棟老屋,似乎是一種凝固了的歷史,無聲無息,靜靜告訴人們,這裡現在是這樣,和幾十甚至上百年前沒有改變。
  仍然居住在這片古宅里的居民已經很少很少。“雖然擁有好幾百年曆史,出過許多名人,但翠亨村一向不算大村,人口最高峰的時期,也就是孫中山居住在此時,村裡也僅有300多人。現在戶口在籍的大概還有190多位村民,老屋子毛病多,水電各方面也不是太方便,大多數都搬離了,87處老宅子,日常住在這裡的最多只有7戶人家。一般人在祭祖或重大節慶才過來看看。”翠亨村村長譚慶培這樣告訴記者。
  7戶人家中,78歲的楊帝俊是這裡時間最長的一戶住戶,也是全村最長壽的老人之一。身為翠亨楊氏二十二代傳人的他,閑暇時會坐在正廳天井下,伴著溫暖卻不刺眼的日光眯一會眼睛,兩隻小貓也伴在身邊。有時也喜歡騎著三輪車,在村裡四處轉轉,走過那些他已經熟悉於心的小巷。
  “您為什麼喜歡一直住在這裡?”面對記者的好奇,老楊微微瞪了一眼,似乎感到有些“無稽”,“這是祖屋呀。”他指了指內堂懸掛的多幅畫像及照片。“我太公,清朝三品官;我祖父,也是做官的;我父親跟孫中山同年出生,也出國讀書,是同盟會的成員之一,我堂哥……”仿佛怕記者不信,右腳因早年骨折不甚方便的他,卻一會兒拉著記者看大門上高掛的“貞義堂”三個大字,說這是清代後期興建,屋頂的紅梁大木“爛了皮骨頭還是好好的,現在的木頭根本不能比”;一會兒又翻箱倒櫃找出了光緒丁醜(1877)年間修訂的“翠亨楊氏族譜”,一頁頁介紹:“最近這五代的字輩是‘禮樂振家聲’,這是祖宗留下的傳統,不能忘。”
  “我猜他是在想小時候的時光吧,那時候這裡有四房人,平時少不了磕磕碰碰,逢年過節卻著實熱鬧。”老楊的妻子說,當她從外村嫁過來時,老屋裡其餘三戶住戶開始陸陸續續搬走,有的出了國,有的嫁到其他村落,也有的就在古村外不遠蓋了新房,“他喜歡住在這裡,我就陪著吧。”
  貳 守得住這輩子困不住下一代
  與老楊有別,大多數的翠亨村的留守村民,包括村長譚慶培,都選擇住在離古村不到百米的新房群落。他坦言,相比起現在自家新建的兩層半小樓,居住環境與當年“沒得比”。
  然而在村裡閑逛時,他卻忍不住向記者誇贊,村裡各式各樣的文保建築中的設計細節之美。他特別喜歡村裡大戶人家常用的大木門。“我也去過不少村子,只在我們村裡看到這種設計,裡面一層大木門,只有夜裡鎖門時才關合,平時就留外面這一層,配上雕花,就像兩扇屏風一般,通風透氣,又留有隱私,絲絲貼合,現在很難找到這樣的好手藝。”
  “我很理解老楊,故土難離,特別是上了年紀的人,我現在做夢時,還總想起小時候的場景。可單純靠個人的力量,守得住這一輩子,困不住下一代。誰不喜歡環境更舒服、更現代的地方呢?”對於曾經作為“最年輕的村長”卻外出打工,又再度“歸來”,前前後後當了將近26年村長的譚慶培來說,他十分理解,這一棟棟老宅大院,是村民們的“心頭肉”,卻也是一種特殊的“牽絆”。
  譚慶培告訴記者,與一般以幾個大姓氏、大家族為主的傳統南粵古村不同,翠亨村是“百家姓”,80多戶居民就有近20個姓氏,即便是最大的楊氏一族,也僅僅是占據了從村中心軸線兩側的一條“長帶”位置。“小家小戶多,所以人員的流動性也比較大,往往一家人去了外地、出了國,沒過幾年老家就沒有認識的人在了,人也就很少回來。”另一方面,隨著耕地因為各種原因漸漸減少,更多的尤其是年輕的村民選擇外出“闖世界”,往往只能夠“硬下心腸”將祖屋閑置在家,“老房子一旦沒人住,很容易就塌陷了。” 編輯:鄔嘉宏
   1
  
  翠亨村村長譚慶培
  
  翠亨村的北帝廟遺址,當年被青年孫中山以破除迷信為由拆毀
  叄 村民大多把房子交紀念館統一打理
  “你別看現在這片區域保護得不錯,其實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已經陸續有一些被自然或人為破壞,甚至包括楊氏祠堂都僅剩一處外牆。不少古宅本身也有坍塌的風險,一些村民因此有推倒重建的念頭。”譚慶培告訴記者,直到1982年,翠亨古村整體被定為文保區域,畫起了“文保紅線”後,翠亨村才得以整體保留了它的風貌。不久後,中山市政府重新投入資金及人力進行翻修,以孫中山故居紀念館向外延伸,陸續向村民收購及租下了附近的古宅。在通過保護性開發改建成國家級4A景區的同時,派專人負責古村整體文保建築的檢查、維護工作。並抓緊向村裡的老人們瞭解當地的文化歷史,將一部部“家庭口述史”轉化為古村保護性開發的重要歷史材料。
  “翠亨村大多數建築都是坐西向東,只有孫中山自己設計的宅院是坐東向西,以前有學者的說法是意味著‘向西方學習’。但村裡的老人說,這其實是不瞭解翠亨村的文化歷史。相比起明朝嘉靖年間就已從崖口一帶搬遷至此的陸姓及其他地方的麥姓、楊姓等居民,翠亨孫氏是在清朝順治年間才從東莞輾轉香山涌口再搬遷至此,孫中山是翠亨村孫氏五代子孫,他們家的房子位置又是在村裡的相對低窪的西南角,如果還要坐西向東,那麼門口就只能望向一大片密密麻麻的樓群,倒不如坐東向西,視野來得開闊。我們在維護、翻新時,也會充分考慮到這些因素,並保證整體開發的協調性。”孫中山故居紀念館的工作人員這樣向記者介紹。據瞭解,紀念館還成立“保護翠亨村歷史文化資源領導小組”,專門負責相關的開發及保護工作。
  “或許也是一種慶幸,很多村民早早地就把房子交給紀念館統一打理。有的人已經基本不回來了,就把房子給賣了,多數還是選擇出租。村裡就幫大家組織起來,作為集體收入,每年除了村務的日常開支,還能留一點各家分紅,雖然錢不多,但也是村裡的一點心意,證明村裡還是記得各家各戶。更重要的是,老房子有人看護,幫忙維修,村民也放心些。”在年近六十的譚慶培看來,保留了古村的原樣特色,留下名人文化待後人觀瞻是他心目中翠亨村“美”的根源之一。“另一方面是村民們回到這片地方祭祖時,感覺還有家的味道,而不是幾排新房裡留了幾間有名的古建築,那樣太突兀。”譚慶培還有一個心愿:讓村裡的道路更有“古味”,希望村裡早年由爛泥路改造而成的水泥路,能夠有朝一日全都成為古色古香的麻石路,並藉此鋪建地下管網,讓雨水能夠更快地散去,避免因古老的下水管網老化而造成水浸、老房子發生危險。“讓古村小而美,長長久久地,流傳下去。”
  故事·逸聞
  孫中山闖禍,村民一度要求孫家搬離
  孫中山先生幼名帝象,學名文,字德明,號日新,後改號逸仙,旅居日本時曾化名中山樵,“中山”因而得名。
  孫中山在這裡出生並度過他的童年和青少年時代。翠亨村是他最早認識社會的窗口,是孕育他革命思想的土壤,也是他最早進行社會改革的試驗場。
  據瞭解,孫中山一家靠租耕位於村東北俗稱“龍田”的二畝半田地為生。童年的孫中山就像一般的農家子弟一樣,經常跟隨二姐孫妙茜做砍柴、割草、拾取豬糞等勞動。幼年的孫中山很少穿鞋子,也很少吃到米飯,常以番薯充饑。年紀稍大一些,便要跟隨父親下田插秧、除草、打禾,還常常到村外的金檳榔山山腰的山水井挑水。農閑時他還跑到隔田鄉跟隨外祖父楊勝輝出海捕魚和挖蚝。因家貧買不起耕牛,孫中山每年還要替人放幾個月的牛,以換得牛主同意用牛幫孫家犁翻那兩畝多租佃的田地。史料記載,孫中山後來多次和宋慶齡談起:從那時起,他就想到“中國農民的生活不應該長此這樣困苦下去。中國的兒童應該有鞋穿,有米飯吃。”
  少年時代的鄉村生活,給了孫中山一個思想自由發展的空間,形成獨立的性格,以及強健的體魄。他日後的很多思想的啟發都離不開早年在家鄉的艱苦農家生活。例如平均地權思想,他便這樣解釋相關的根源:“吾受幼時境遇之刺激,頗感到實際上及學理上有講求此問題之必要。吾若非生而為貧困之農家子,則或忽視此重大問題亦未可知。”
  因為家貧,孫中山直到9歲才開蒙讀書,村塾就設在村中的馮氏宗祠,學習四書五經。
  而孫中山印象更深的,或許是村中一位參加過太平天國起義的老人馮觀爽。孫中山曾回憶說,自己“革命思想之最初動機”,“則予在幼年時代與鄉關宿老談話時已起”。
  在廣東的許多水鄉古村,北帝都是備受推崇的神靈。不過在翠亨村,村中供奉北帝的北極殿卻僅剩一座石門框,也從未進行修複,按照村民的說法,因為這裡還隱藏著一段“破舊立新”的歷史。
  傳說孫中山母親楊太夫人曾於晚上夢見村廟的北帝披髮現形,忽然驚醒,不久就誕下孫中山。因此孫中山自小被家人要求拜北帝為“契爺”,還取了小名為“帝象”。但孫中山卻對村民如此虔誠地信奉他的這位“契爺”不以為然。
  “別看現在村裡老人小孩提起孫中山這麼自豪,當年很多村民都因為神像的事情非常生氣,一度要求孫家搬離。”有村裡老人告訴記者,傳說在1883年秋,孫中山與陸皓東、陸燦等幾個同伴跑到北極殿里,損毀了北帝和金花娘娘的神像。並對村民說,他們把北帝的手指掰斷了、鬍子扯掉了、金花娘娘的臉劃花了,他們卻無法阻擋和躲避,依然笑臉迎人。“他們連自己都不能保護和幫助,又怎麼能保佑我們呢?”
  他們的行為引起了村民的強烈反感,被認為是褻瀆神靈,大逆不道,將會給全村帶來災難。最後,孫中山的父親孫達成答應重修被搗壞的神像,並責令孫中山離開家鄉往廣州,這場風波才算平息。到廣州後的孫中山後來轉往香港求學,這件事成為孫中山人生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1892年孫中山在香港西醫書院畢業後,先後在澳門、廣州、石岐行醫,三年內時時回翠亨居住,在家中書房為附近村民看病的同時,又常常和陸皓東等人討論時政、進行科學實驗等。時至今日,翠亨村西閘門的“瑞接長庚”石匾上還有一條裂縫,據說就是孫中山試驗炸葯時所震裂的。
  隨著革命歷程的一步步深入,直到1912年5月27日,辭去臨時大總統的孫中山才再一次回到了他闊別16年的家鄉翠亨村,當天晚上在故居門前空地上宴請翠亨村及附近石門九堡60歲以上的村民,答謝父老鄉親對革命事業的支持。匆匆一會後,雖然時常掛牽,但因奔波革命,加之交通不便,孫中山從此未能再踏上故土。 編輯:鄔嘉宏
  
  翠亨村古建築群
  
  古建築的梁飾
  故事·源流
  翠亨村裡已無孫氏後人
  翠亨村位於廣東省中山市區東南方17.6公里處,北距廣州市約100公里,南距澳門約30公里,西為群山起伏的五桂山脈,東臨珠江。境內有孫中山先生少時最喜歡泅水的“蘭溪河”。
  關於翠亨村村名的來歷,當地人有不同說法。一種版本是清康熙年間(1662年—1722年),蔡姓人在此建村,地處山坑旁,名蔡坑。後人見該村山林蒼翠,坑水潺潺,風景優美,加之東鄉方言“蔡”與“翠”,“坑”與“亨”諧音,又寓意萬事亨通,便改名為此。而有史料為依據的說法是,乾隆十五年(1750年)的《香山縣誌》記載,當地原名“翠坑”,“坑”同“亨”音,遂後改名“翠亨”。
  與不少人想象的不同,讓翠亨村名揚四海的孫中山先生幼年居住在此時,翠亨孫氏其實並非村中大戶,家庭條件也相當簡陋。“背靠大山、面向珠江口,直到明朝嘉靖年間,崖口附近的陸家村陸德蘭、陸邦桂叔侄來到這裡開村,後來崖口村附近的麥姓和其他地方的馮姓、楊姓等族姓相繼搬遷而來,而孫氏家族搬至此地時,村內只有西南角還可置地起房,他家便定居在那兒。”村中的老人這樣告訴記者。
  根據相關資料記載,翠亨孫氏來源可以上溯到東莞縣長沙鄉(即今東莞長安鎮商廈管理區),後十四世祖孫殿朝又從涌口遷到翠亨村並定居下來,成為翠亨孫氏族人的開基祖,孫中山是翠亨村孫氏第五代子孫。隨著歷史變遷,最後一位長期居住在翠亨村的孫氏族人則是孫中山的二姐孫妙茜,現今翠亨村已經沒有孫氏後人定居,但每年的孫中山先生誕辰(11月12日)及一些日常節慶,都會有來自海內外各地的孫氏家族後人前來翠亨村悼念追思。
  現如今,村落也由以農耕、漁業為主的普通山村,發展為旅游、休閑、學習等為一體的新型農村,擁有廣東省“最美鄉村”、“廣東省文明村”、“中國曆史文化名村”等稱號。
  故事·建築
  村落開發以孫中山故居為核心
  走進翠亨村,很容易便發現村內的街道縱橫垂直,有序不亂,“井”字形的道路連通四面八方。房屋多具有嶺南晚清房屋特色,連片而建。村落區域除了部分留由本村人居住不對外開放,其餘大部分面積都開發為以孫中山故居為核心,包括翠亨民居展示區,農耕文化展示區,楊殷、陸皓東紀念展示區及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區等在內的“孫中山故居紀念館”,總管理範圍約20萬平方米,是國家一級博物館及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免費對公眾開放。
  其中,人們必來瞻仰的是孫中山故居,坐東向西,占地面積500平方米,建築面積340平方米。主樓是孫中山長兄孫眉於1892年從檀香山匯款回來由孫中山設計和主持修建而成的一幢磚木結構三開間兩層樓房。主樓建築獨具特色:一是中西合璧,它的外部結構裝飾具有西方古典建築風格,而其內部結構與陳設則屬於當地民居傳統形式,正廳設有精美的貼金神樓,使用傳統的中式酸枝傢具;二是坐東朝西,與翠亨村的民居坐西向東的坐向有別;三是門多窗多通道多,且有兩座樓梯,使該樓上下左右可以自由通行,居住和生活十分便利。
  主樓前方庭院右側是孫中山祖居遺址,1866年11月12日,孫中山先生就在這裡出生。1913年後孫家把祖屋拆除,併在此挖了一口水井。前院的左側有一棵酸子樹,據說是孫中山先生1883年從檀香山帶回樹種親手栽種在此。後院建有廚房、廁所及雜物間,是孫眉於1913年左右回鄉建造。
  除了孫中山故居外,紀念館內的農耕文化展示區是國內唯一一個“在場地內種糧食”的博物館區域。其中一款塊名為“龍田”的耕地其實“大有來頭”,其中兩畝六分曾由孫中山的父輩租耕。童年的孫中山也曾在此參加農業勞動。為了讓今人特別是前來瞻仰偉人故居的城市少年兒童能夠直觀感受到農耕生活的艱辛,農耕文化展示區還經常開展互動活動,讓參觀者可以“下地幹活”。另外,如翠亨民居展示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區等,也以各自的特色頗受游人喜愛。據瞭解,近年來全館年均游客量約150至160萬人次。
  提點:中山市翠亨村,在中山市區東南方17.6公里處,廣(州)珠(海)公路主幹道旁。北距廣州約100公里,南距澳門約30公里,隔珠江口水域與深圳、香港相望,陸地與珠海市毗鄰。
  (1)從中山市區乘12路公共汽車可達該館,或乘坐市內旅游巴士前往。
  (2)該館鄰近京珠高速公路廣珠段翠亨出入口,南行進入珠海境內車程約5分鐘,北上廣州車程需1個多小時。
  (3)該館至中山市客運碼頭中山港車程約20分鐘。編輯:鄔嘉宏
  (原標題:每年150萬游客走進孫中山故里 翠亨村已無孫氏後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gcyufidm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